Description
出雲山自然保留區在高雄市東北桃源區與茂林區境內,範圍涵蓋荖濃溪事業區第22~37林班及其外緣之馬里山溪北向、西南向山坡與濁口溪東南向山坡100公尺範圍內的土地,面積為6248.74公頃。本計畫目的是調查區內動物種類,並重新建立動物名錄。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止,沿著馬里山溪、濁口溪與林道兩旁進行4次調查,調查面積計2000公頃。依據目視、痕跡、鳴聲、排遺與自動照相機等共記錄到脊椎動物55科110種,哺乳動物15科25種,鳥類31科64種,兩生類3科9種,爬蟲類6科12種。調查到動物中台灣特有種24種,台灣特有亞種38種;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3種,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20種,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12種。哺乳類台灣山羌與台灣野山羊數量最多,自動照相機記錄最多的是台灣山羌與台灣獼猴。鳥類以灰喉山椒鳥與台灣白喉噪眉數量最多,自動照相機記錄到藍腹鷴最多,其次是虎鶇。兩生類以日本樹蛙數量最多,自動相機無紀錄。爬蟲類以赤尾青竹絲數量較多,自動相機無紀錄。本次自動相機記錄到一些過境鳥類,可成為不錯的調查工具。
Data Records
The data in this occurrence resource has been published as a Darwin Core Archive (DwC-A), which is a standardized format for sharing biodiversity data as a set of one or more data tables. The core data table contains 419 records.
This IPT archives the data and thus serves as the data repository. The data and resource metadata are available for download in the downloads section. The versions table lists other versions of the resource that have been made publicly available and allows tracking changes made to the resource over time.
Versions
The table below shows only published versions of the resource that are publicly accessible.
Rights
Researchers should respect the following rights statement:
The publisher and rights holder of this work is Forestry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Agency (FANCA).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 Commercial (CC-BY-NC 4.0) License.
GBIF Registration
This resource has not been registered with GBIF
Keywords
出雲山自然保留區(Chuyunshan Nature Reserve); 脊椎動物(Vertebrate); 保育類野生動物(Protected animal); 自動照相機(Automatic camera);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Forestry Bureau; COA)
Contacts
- Originator ●
- Point Of Contact ●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Geographic Coverage
本年度調查以馬里山溪與濁口溪所包圍的西南區域為主要範圍
Bounding Coordinates | South West [18.75, 130.25], North East [18.75, 130.25] |
---|
Temporal Coverage
Start Date / End Date | 2012-10-31 / 2013-10-20 |
---|
Project Data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Title | 出雲山自然保留區陸域脊椎動物相調查(2/3) |
---|---|
Funding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
Study Area Description | 本年度調查以馬里山溪與濁口溪所包圍的西南區域為主要範圍。以1平方公里為調查單位,共劃分約20格,佔全區面積1/3,約20平方公里(2,000公頃),方格長度是依照上河文化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繪製,比例尺為1:500000,每方格邊長2公分代表1公里。另外根據臺灣現生天然植群圖集指出,本次調查範圍可涵蓋4種不同林相,分別是人工林,下部山地-低地次生常綠闊葉林,下部山地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闊葉林,海拔範圍自639公尺至1,700公尺。此外出雲山自然保留區自民國93年艾利颱風後,至98年的88風災,保留區內的環境除了林道毀損,形成了很多崩塌地形,馬里山溪與濁口溪環境也有變動。 |
The personnel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Sampling Methods
脊椎動物調查方法 本年度分四季進入保留區內調查,分別在秋季(11月底)、冬季(1月底)、春季(3月初、4月中)與夏季(6月底)進入。每趟調查5~6個方格,為期6~8天,預計10個人次分組進行。每個調查方格設置1條穿越線,以林道與溪流作為主要調查穿越線,並往兩旁延伸各100公尺,以沿線調查為主,搭配目視、排遺、痕跡、鳴叫聲等方式記錄,並使用鼠籠與自動照相機等調查器材增加調查頻度。完成後的報告詳列物種的名錄、政府公告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及當地優勢種,並使用GPS記錄物種出現的位置。 哺乳類 使用沿線調查法、鼠籠捕捉法、掉落式陷阱、自動相機拍攝與蝙蝠偵測器。沿線記錄所目擊之哺乳類動物的種類、隻數、出現地點及動物的活動狀況,並記錄發現動物的叫聲、足跡、獸徑、咬痕、排遺、死屍等,據以判斷動物種類。 捕捉法則是每隔10公尺選擇適當的地點設鼠籠,每一調查穿越線放置10個鼠籠,連續進行三個捕捉天。鼠籠內誘餌以地瓜與烤香腸交叉擺放,於次日清晨時查看捕獲的鼠類種類數量並更換誘餌。掉落式陷阱是以直徑20cm,深度30cm的塑膠桶為陷阱,將3個塑膠桶直線排列佈置,每個塑膠桶之間相距 1 m,塑膠桶之間放塑膠布(長1m,高度10cm) ,使活動時碰到塑膠布的小獸類會沿著板子走動而掉入陷阱中。掉落式陷阱目的在捕捉鼩鼱等小型食蟲目動物,安置好後陷阱一直保持開啟狀態,連續進行三個捕捉天,陷阱中放沾有蝦粉的麵包提供掉落之食蟲目等小獸類取。蝙蝠偵測器於夜間將儀器架設在蝙蝠活動較頻繁的地點,放置1夜,使其自動記錄經過的蝙蝠所發出之回聲定位叫聲,之後於實驗室中分析其超音波頻譜,辨認種類。 Instrument(s): 鼠籠、掉落式陷阱、蝙蝠偵測器、自動相機 自動相機 自動照相機能具備能有效偵測樣區內動物種類及長時間收集全時資料的優點,也降低人員影響造成調查誤差的情形,並能將動物的活動模式、分布、相對族群量與棲地利用情形加以量化(裴家騏,2006),適合做為生態調查的工具之一。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架設於動物活動痕跡較多的地點,相機距離地面約1公尺處,向下傾斜40~50度拍照。自動相機每1.5個月回收資料,並架設於新的調查方格 鳥類 使用定點調查法與錄音法。定點調查法在每條穿越線設置6個調查點,調查點相距100公尺,每個調查點停留6分鐘。觀察時以調查點為圓心,使用10倍雙筒望遠鏡觀察,記錄種類、數量及出現之微棲地,半徑30 m以內範圍內的鳥類,並輔以聲音進行判別。步行時點與點間發現的鳥種列入記錄但不納入分析。錄音法適用於距離較遠的樣區,將錄音筆架設樹林裡,在鳥類活動較頻繁的2個時段,分別是06:00~08:30及15:00~24:00時啟動錄音。鴟鴞科鳥類,除了使用錄音法外,於夜間調查時以聽音辨識與探照燈進行觀察。 Instrument(s): 錄音筆、望遠鏡 兩生爬蟲類 採用沿線記錄法、掩蔽物翻尋法、穿越帶鳴叫計數法與架設掉落式陷阱。沿線記錄法記錄出現的物種、數量及微棲地。掩蔽物翻尋法是針對一些隱藏性高及非活動時段的爬蟲類調查,透過翻尋石塊、木頭等來找尋動物。穿越帶鳴叫計數法,是利用蛙類有獨特的求偶叫聲來進行調查。
Study Extent | 本年度調查以馬里山溪與濁口溪所包圍的西南區域為主要範圍。以1平方公里為調查單位,共劃分約20格,佔全區面積1/3,約20平方公里(2,000公頃),方格長度是依照上河文化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繪製,比例尺為1:500000,每方格邊長2公分代表1公里。另外根據臺灣現生天然植群圖集指出,本次調查範圍可涵蓋4種不同林相,分別是人工林,下部山地-低地次生常綠闊葉林,下部山地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闊葉林,海拔範圍自639公尺至1,700公尺。此外出雲山自然保留區自民國93年艾利颱風後,至98年的88風災,保留區內的環境除了林道毀損,形成了很多崩塌地形,馬里山溪與濁口溪環境也有變動。 |
---|
Method step description:
- 調查結果彙整與分析 1.調查結果:依照分類階層與所在植群環境,製作物種調查結果表格,並於備註欄註記是否為保育類野生動物或是當地優勢種。 2.物種分布圖:使用Garmin Colorado 400t記錄物種出現的位置,座標格式為經緯度,座標系統為WGS84。記錄到的物種位置,再透過GIS軟體繪製。 3.分析: (1)隻次定義:本調查目視、排遺、鳴聲、痕跡與頭骨等計算隻次定義如下。 目視 1隻個體記錄1隻次。 排遺 一條穿越線上有幾處排遺,各視為2隻次,例如有2處排遺,則記錄2隻次。 鳴聲 1個鳴聲為1隻次,若同時有數隻鳴叫聲,則由調查者估算相對隻次數量。 痕跡 同一處若僅有單一物種的足跡,不論腳印數量多少,均視為1隻次,但若大小有明顯差異,則視為2隻次。 頭骨 1個頭骨記錄為1 隻次。 (2)自動照相機效果分析:屬“定點計數(point-count)”資料,照片將依以下3準則定義有效照片,並計算物種在該分區的平均出現指數 (OI = 該區所有相機每1000 個工作小時中所拍得的個體或群體照片數)。 a.1小時內同一隻個體的連拍只視為1張有效照片記錄。 b.不同個體,即使同1小時內連拍,也當作不同的有效記錄,若1張內有2隻以上個體,每隻都視為1筆有效記錄。 c.台灣獼猴為群居動物,以群為取樣單位,連拍的記錄,即使是不同個體,一律視為同1群而只當作1筆有效記錄。 (3)季節與環境關聯性討論:a.比較個別物種每季調查到的數量並繪製成統計圖,以瞭解各物種季別間的數量變動。b.分析保留區內整體動物相的數量變化。c.環境關聯性:檢視不同林相間以及微棲地的類型是否與調查到的動物相有關連?並分析各樣區間的物種組成是否有差異?動物相的組成是否受微棲地或是其他環境因子影響。 4.名錄:依TaiBNET公告之分類階層編排,哺乳類與兩生爬蟲類名稱以TaiBNET為主,並以新名(舊名)呈現;鳥類名稱以新名為中華鳥會2013年 (舊名為林務局2012台灣鳥類誌)方式呈現。名錄內的物種,是自2012年累積至2013調查結果。 5.歷年調查結果(附錄6~9):列出1978年迄今歷年調查結果,了解動物相的變化。
Additional Metadata
Alternative Identifiers | http://ipt.taibif.tw/resource?r=r10106034_3_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