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紀錄

A dataset of 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 survey in wufeng and taiping district taichung 2019-2022

最新版本 由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 發佈於 2022年7月6日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
發布日期:
2022年7月6日
授權條款:
CC-BY-NC 4.0

下載最新版本的 Darwin Core Archive (DwC-A) 資源,或資源詮釋資料的 EML 或 RTF 文字檔。

DwC-A資料集 下載 44 紀錄 在 English 中 (7 KB) - 更新頻率: 有可能更新,但不確知何時
元數據EML檔 下載 在 Chinese 中 (13 KB)
元數據RTF文字檔 下載 在 Chinese 中 (18 KB)

說明

執行科技部計畫「人為干擾對都市林大赤鼯鼠棲所選擇、生理狀況與繁殖的影響」於台中市霧峰區及太平區調查大赤鼯鼠的捕捉地點及日期。

資料紀錄

此資源出現紀錄的資料已發佈為達爾文核心集檔案(DwC-A),其以一或多組資料表構成分享生物多樣性資料的標準格式。 核心資料表包含 44 筆紀錄。

此 IPT 存放資料以提供資料儲存庫服務。資料與資源的詮釋資料可由「下載」單元下載。「版本」表格列出此資源的其它公開版本,以便利追蹤其隨時間的變更。

版本

以下的表格只顯示可公開存取資源的已發布版本。

如何引用

研究者應依照以下指示引用此資源。:

Cheng H (2022): A dataset of 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 survey in wufeng and taiping district taichung 2019-2022. v1.3.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onology. Dataset/Occurrence. https://ipt.taibif.tw/resource?r=a_dataset_of_petaurista_philippensis_grandis_survey_in_wufeng_and_taiping_district_taichung_2019-2022&v=1.3

權利

研究者應尊重以下權利聲明。:

此資料的發布者及權利單位為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 Commercial (CC-BY-NC) 4.0 License.

GBIF 註冊

此資源已向GBIF註冊,並指定以下之GBIF UUID: 2bdd3ee3-6396-4416-93a4-ff31fad09ae1。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 發佈此資源,並經由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同意向GBIF註冊成為資料發佈者。

關鍵字

Occurrence; 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 nest box

聯絡資訊

Hsiang-Ling Cheng
  • 元數據提供者
  • 作者
  • 出處
  • 連絡人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145 Xingda Rd., South Dist.
402 Taichung
Taiwan
TW
CHIA-HSIEN WU
  • 處理者
master student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YUN-SHENG CHENG
  • 處理者
research assistant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地理涵蓋範圍

台中市太平區頂坪社區及霧峰區省議會、朝陽科大、桐林一帶

界定座標範圍 緯度南界 經度西界 [23.945, 120.646], 緯度北界 經度東界 [24.246, 120.921]

分類群涵蓋範圍

無相關描述

Species 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 (Formosan giant flying squirrel)

時間涵蓋範圍

起始日期 / 結束日期 2019-11-30 / 2022-04-01

計畫資料

本研究以大赤鼯鼠(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為研究物種,探討噪音及光害是否影響大赤鼯鼠的巢位選擇。本研究地點位於台中市霧峰區及太平區,由果園、次生林及公園地之環境組成,共架設175個巢箱,於2019年11月至2022年4月,共巡視91次,捕抓62次、大赤鼯鼠44隻。

計畫名稱 人為干擾對都市林大赤鼯鼠棲所選擇、生理狀況與繁殖的影響
辨識碼 MOST 110-2313-B-005-027-
經費來源 科技部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研究區域描述 本研究依據前人研究及不同程度的人為干擾,在台中市霧峰區及太平區過去大赤鼯鼠分布的地區設置了六個樣區,各樣區概述如下: 1.江姓先生果園(樣區A):位於台中市霧峰區的淺山,樣區環境以種植荔枝(Litchi chinensis)、龍眼(Dimocarpus longan)和檳榔(Areca catechu)等作物的果園以及臺灣櫸(Zelkova serrata)、長枝竹(Bambusa dolichoclada Hayata)和光臘樹(Fraxinus griffithii)等樹種之次生林所組成。 2.立法院中部辦公室(樣區B):位於台中市霧峰區的郊區,樣區環境以銀樺(Grevillea robusta)、月橘(Murraya paniculata)和柚木(Tectona grandis)等樹種的公園地以及次生林所組成。 3.朝陽科技大學(樣區C):位於台中市霧峰區的校區,樣區環境以龍眼、落羽松(Taxodium distichum)和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樹種的公園地以及次生林所組成。 4.太平車籠埔頂坪公園(樣區D):位於台中市太平區的郊區,樣區環境以鐵刀木(Senna siamea)、月橘和龍眼等樹種的公園地以及次生林所組成。 5.霧峰桐林社區發展協會(樣區E):位於台中市霧峰區,樣區環境以血桐(Macaranga tanarius)、龍眼和月橘等樹種的次生林所組成。 6.霧峰江姓女士果園(樣區F):位於台中市霧峰區,樣區環境以種檳榔、荔枝和桂花等作物的果園以及臺灣櫸、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小葉桑(Morus australis)等樹種之次生林所組成。
研究設計描述 本研究以在台灣的鼯鼠屬(Petaurista)中分佈最廣泛且數量最多的大赤鼯鼠(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 (Lee et al. 1986)為例,並使用巢箱,以探討人為噪音和光照是否影響其巢位選擇,以及比較噪音和光害的影響在繁殖季與非繁殖季間的差異。

參與計畫的人員:

Hsiang-Ling Cheng

取樣方法

每1至2週的白天巡視全部巢箱1次,如發現大赤鼯鼠棲息於巢箱內時,則以長竿及雙層尼龍網套捕抓

研究範圍 台中市霧峰區及太平區

方法步驟描述:

  1. 本研究透過巢箱使用來探討人為噪音和光害對大赤鼯鼠巢位選擇的影響。自2017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共架設175個巢箱(A樣區:31個、B樣區: 35個、C樣區30個、D樣區35個、E樣區13個、F樣區35個),洞口直徑均為8.5公分。巢箱彼此間距約為15至40公尺,架設高度位於樹高約2至5公尺處,架設樹種包含檳榔、龍眼、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鐵刀木、臺灣欒樹(Koelreuteria elegans)、黑板樹(Alstonia scholaris)、光臘樹等。 巡視巢箱時,如發現大赤鼯鼠棲息於巢箱內時,則以長竿及雙層尼龍網套捕抓。先將大赤鼯鼠於尼龍網內固定後,以0.2 mL Zoletil 50 (Virbac, France)注入其後腿肌肉進行麻醉,並記錄麻醉生效所需的時間,當麻醉生效後,將其置於棉布上,在麻醉生效後3分鐘內抽取約0.5 mL血液並記錄其肛溫,之後放入寵物運輸籠中帶回室內進行後續操作。帶回室內並將大赤鼯鼠取出後,使用晶片掃描器確認捕抓個體是否植入過晶片,若為未捕抓過的個體,則於大赤鼯鼠背部的皮下植入晶片,隨後採取嘴部及尾部含毛囊之毛髮,並進行形質測量(頭長、體長、尾長、全長等)、秤量體重與體溫監測,如有排遺或發現體外寄生蟲時會進行採檢;當麻醉生效後30分鐘時,抽取約1.5 mL血液。當捕抓個體為重複捕抓時,如為成體時,則操作如同上述,但不進行皮下晶片植入及形質測量;若為幼體或亞成體時,則會進行形質測量以檢視其個體成長情形。若巢箱內為母子對時,為了降低對大赤鼯鼠母子的干擾,則使用氣體麻醉機進行麻醉,並只採取成年雌性個體約1.0 mL血液。自2020年7月起,如捕抓大赤鼯鼠為活動正常之成年個體,於其頸部繫上無線電發報器以追蹤其活動與巢位地點供後續研究分析進行活動範圍之研究。當上述操作結束時,將大赤鼯鼠置於寵物運輸籠內,待其甦醒後於原捕抓地進行野放。